1701vip黄金城-官方网站

NEWS

中国油气管道建设问题待解
新闻动态

  中国的油气管道管道正处于大跨越式发展时期,未来20—30年间,中国国内的油气管道将从现在的9万公里左右发展到40—50公里方可支撑我国的经济运行,即便是这样,其公里数也才相当于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公里数。

  眼前的五年里,全国就将建设8万公里以上的油气管道,这种大规模的管道建设将带来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国内行业资源整合及区域化管理问题。
  我国的石油石化企业在国内形成了以地域为界的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三足鼎立的竞争局面,管道油气运输行业的竞争者有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以及地方政府和新崛起的民营企业如中华煤气、中国燃气、新奥燃气等。仅在中国石油内部还有管道公司、西气东输、西北管道、西南管道公司、昆仑燃气等局级单位在各自区域管辖范围内经营油气管道等。

  油气运输有别于油气勘探、开发和销售,对全国的油气管网应有一个宏观的布局,有必要统一调配、统一协调,统一管理,避免重复建设,浪费人力及资源,在东北、西北、西南、华东、华南等油气管道网络的集中交汇处,应由一个统一的组织机构来管理,特别是管道的维抢修体系,应随管道网络的建设而做到资源共享。

  其次是地方利益的博弈问题。
  当前,影响国内陆上油气管道建设及运营的较突出的问题已逐步显现,主要是打孔盗油、违章占压、赔偿纠纷不断,如在兰郑长成品油管道,仅兰郑段在投产期间就发现2000多个影响管道生产运行的问题,其中80%是管道通过地所形成的违章占压,这将直接影响到管道的建设和运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价格问题。
  管输价格是油气管道发展的瓶颈,若不对当前我国油气运输价格进行改革,这将制约我国油气运输业的发展。

  目前国内新建管道都是按照“新线新价”的原则测算管输费,国家对部分利用银行贷款新建的管道按照项目经济评价法或政府相关部门批准的管道建设可研报告测算管输费,然后由政府相关部门依据测算结果,并根据成本加成法和净回值法对管输费进行调整、核定,最终形成既兼顾管线运营商利益又兼顾用户承受能力的管输费。
  然而,当前我国试行的“新线新价、一线一价”政策已满足不了实际需要,主要呈现的问题为:
  一、对油气管输费没有一个动态的管理与调控机制,不能随管输成本的变化调整,给管道企业运营带来较大成本压力。部分新建管道(涩宁兰、兰成渝管道)管输价格下调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收入。
  二、管输费率结构单一,应将管输费分为输量费和输能费,推广从2006年在陕京管道系统实行的两部制费率试点经验。
  三、未建立管输成本的定价标准。目前我国执行的管道输油价格虽体现了管径和距离差别,基本仍参照铁路运价制定管输运价,对多介质、跨国管道等管输费的测算、计费方式等没有形成规范、统一的标准。
  四、没有一个完善的油气管道运输价格体系。以天然气输送为例分析我国天然气出厂价加管输费和城市配送气服务便构成了终端用户销售价。由于各地的天然气来源不同,消费水平各异,再加上各地区对天然气的城市配送气费用没用统一的定价标准,因而各地的天然气终端用户价格并不相同,甚至差别很大。
  2010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将国产天然气出厂价格每千立方米提高了230元,同时将大港、辽河和中原3个油气田一、二档出厂基准价格加权并轨,取消价格双轨制。但这仍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同时,我国天然气的出厂价不仅与替代能源相比价格偏低,同时也低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天然气价格。2004年,国内天然气平均售价只有美国天然气井口价的40.7%,欧盟管道天然气进口价的48.1%,日本液化天然气进口到岸价的42.4%。现在与美国、欧洲、日本三大市场相比,我国天然气的出厂均价仅为美国的42.4%、欧盟的29.7%、日本的29.9%。
  数据显示,2008年国内天然气平均门站价格每立方米仅为1.38元,而进口气到达国内门站的价格水平预计是这个价格的两倍左右。
  目前中亚进口天然气的进口到岸价已经达到2.6元/立方米。当前,广东天然气销售价格最高,其门站销售价格也仅为2.74元/立方米,而全国其他地区,天然气门站价格仍维持在1.8元/立方米-2.3元/立方米。
  中国应当参照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的成熟经验,建立起我国长距离油气管道运输价格体系。

发布者:信息中心   日期:2012年11月26日